导航菜单

突破英语从三个观念开始


学习英语是件很重要的事,因为它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。

同时,对于有的同学来说,它也是很困难的事。千方百计想提升成绩,还是做不到。

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

四大困难

这里梳理了我们学习英语常见的四大困难,它们分别是单词、语法、阅读、口语和写作。

大家最常说的困难就是记单词。

单词记不住,讨厌死记硬背,也讨厌记住了又忘记的车轮战……

我想说,除了死记硬背,我们还有其他选择,可以用娱乐的方式来记单词。(之后专题来讲吧~)

下一个棘手的困难就是语法。

大家觉得语法很深涩,有好多条条框框要记,而且长句子也很难理解。

其实,最简单的应对方法就是,放下语法,回到阅读。

有哪张试卷专门用中文考我们语法点吗?没有。语法都是在句子和文章中间接考察的。

句子和文章的理解才是关键。

第三个困难就是阅读。

英语考试超过五成的内容是在考察阅读能力,但很多同学并不擅长。

为什么?

大概是因为大家每天都只盯着那几页英语课本,懒得多读书;或者是只知道做阅读模拟考题,然后一想起英语阅读就感觉乏味、内心抵触吧。

还有一个常见的英语学习难题,就是口语和写作。

这些的确是英语知识的高阶运用方式,有一定难度。

但很多同学的问题在于,不想去关注英语基本功,只想一步登天的突破口语和写作。本末倒置。

让我们一起来从三个观念开始,重塑对英语学习的认识。

观念一:用长期学习计划代替短期学习计划

人们常有这个习性,就是等到大敌当前,才临阵磨枪。等到考试将近才想起要努力学习、刻苦复习。

这样的逻辑,在许多科目都可用,但不适用于语数外这三门基础科目,尤其是英语和数学和英语。因为语文的能力在日常中还很容

易得到练习。

所以,如果我们只喜欢短期突击,幻想着集中几天把英语成绩补上来,那就很容易会付出了努力,但得不到回报。

于是,许多同学的英语变成一个老大难的问题,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也不足。

其实,学习英语的第一观念就是用长期学习计划代替短期学习计划。

学会时间管理,放弃快速突破的策略,用持久战的方式来统筹应对英语学习。

具体来说,就是每天为英语学习留下固定的时间块,将各个大目标分解为长期的学习项目。

比如,每天早上起床听15分钟英语广播,中午放学后复习15分钟英语单词,晚饭前朗读15分钟课文,周六上午看1小时英文小说(一学期看3本)……

在完成老师每天作业的前提下,为自己制定一个针对性的学习计划,然后坚持至少6个月。

不为简单的一次小考制定计划,而是把考试的目标融入长期学习计划中。

这样,英语能力的提升将势不可挡。

观念二:用“输入”带动“输出”

我们都知道口语很难,写作不易。于是就花费大量精力练习口语,学习语法知识。

这个过程很艰辛,但成果却非常少。因为方向不对。

英语有句话:“goodin good out , rubbish in rubbish out. ”

讲的意思是,好的东西进来,才会有好的东西输出;糟糕的东西输入,输出也会很糟糕。

这个理论用在学习口语和写作上,尤为形象。

其实,口语和写作都是我们英语输出的能力,它们的优劣是基于我们曾经输入了什么。

比如,如果我们大量的“听”,用标准的英语磨耳朵,那么口语的标准就顺利成章;

如果我们大量的“看”,阅读各种英语读物,书面表达力也会自然提升。

所以,我们可以花时间练习口语和文笔,但更多的精力需要花在听力和阅读上。

水到渠成、盆满自溢的状态才是英语能力扎实的表现。

观念三:将精读与泛读结合

英语课本固然好,里面都是教育专家智慧的结晶。但只学习英语课本的知识,是完全不足够的。

一方面,量不够,另一方面是心情不佳。什么叫心情不佳?

说的是,每个学生面对课本都会有一种天然的压力。因为课本不是可以选择的学习材料,是必须完成的任务。上面还附加了老师的监督和父母的关注。

所以,背负着压力和严肃的心情,学习效果一定不好。

为了找到英语学习快乐的感觉,我们应在完成基本学习要求后,要积极跳出课本的圈子。

广泛的涉猎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。

奔着自己主动选择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前进,我们会更轻松自在,获得更多的自我认同感。

同时,探索和发现的惊喜会让我们忘记这是英语

,而直接用英语的方式来进行思考。

于是,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会在日积月累中提升。

可见,英语学习的第三个观念就是,把精读课本与泛读课外书籍结合起来。让英语变成和汉语一样的文字工具,用它来打开一个崭新的西方世界。

我们可以看英文报纸、英文小说、英文杂志和漫画等等内容。

总结可知,英语学习的秘诀就在于树立系统学习的观念,培养良好的习惯,把大的难题化解于无形和点滴。

首先是制定一个长期学习计划,然后重点着力在听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上。

同时,积极的通过英语来学习各种知识,让英语融入生活,融入血液。

这样,英语成绩提升就会成为副产品了。共勉。

(文中图片来自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)

相关推荐